蜜蜂3C飛機是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制的雙座超輕型私人飛機,具有上單翼、半封閉座艙、正常式尾翼、前三點固定式起落架和三軸操縱系統。該機裝一臺30.9千瓦(42馬力)雙缸二種程風冷式發動機,使用推進式螺旋槳。主油箱容量25升,副油箱容量60升。該機為多用途飛機,可由于農業滅蟲、森林防護、空中攝影、航空測量、飛行訓練等方面。1989年,由三架“蜜蜂”3C組成的飛行隊,從中國西部的烏魯木齊飛到東部哈爾濱,行程5100公里,開創了超輕型飛機長距離編隊飛行的紀錄。
設計特點
機翼 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剖面為平凸翼型。機翼由輕金屬骨架和布蒙皮構成。翼梁和撐桿用LY12CZ鋁管制造。為便于拆裝和運輸,每側機翼的前、后梁都分成兩段,通過襯套和螺栓組合在一起。為加強機翼的抗扭剛度,在機翼框架內安裝了斜撐和對角張線。機翼蒙皮用雙層滌綸綢縫制。副翼由鋁質骨架和蒙布構成。
尾翼 由鋁質骨架和蒙布構成。
機身 由座艙和尾撐組成,座艙分前、后兩艙,前艙為駕駛艙,艙內裝有空速表、高度表、磁羅盤、發動機轉速和溫度表,速成可根據需要安裝升降速度表和油量表。后艙有座椅和第二套操縱件,當飛機用于遠航或噴灑農藥時將后艙操縱件拆下安裝副油箱或農藥箱。座艙骨架用薄壁鋼管焊成,蒙皮是航空亞麻布,尾撐由硬鋁管制造。
起落架 主起落架為錐體式鋼管焊接結構。前起落架為單叉式,用鋼板焊成。前輪裝有剎車機構。
動力裝置 裝一臺奧地利羅塔克斯公司447型發動機,功率為31.3千瓦(42.6馬力),全馬力轉速為6500轉/分。配有雙葉定距螺旋槳。
操縱系統 由中央操縱機構和傳動系統組成。升降舵采用硬式傳動系統,副翼為混合式,方向舵用軟式傳動系統,通過腳蹬和鋼索改變方向舵偏角。
飛機參數
蜜蜂3C飛機施藥防治病蟲害作業技術規程
一:飛防條件:
1:飛防地理條件:作業區地勢平緩、山峰之間高差在50以內,坡度不超過45°,距離臨時起降點不超過30公里。
2:飛防作業具備的氣象條件
風:風對單位面積上受藥量影響較大,噴霧時最 大風速不超過3m/s。超過上述規定應停止作業。
溫度:最適應的噴藥氣溫是24~30℃,當大氣溫度超過35℃時,暫停飛防。
濕度:噴霧時相對濕度應在60%以上。
雨:為避免藥劑被雨水沖洗降低藥劑,雨天應暫停作業。
3:防治時間:應選在害蟲幼齡期、活動盛期或病蟲害發生初期。
二:飛防工作:
1:成立飛防指揮部:飛防區所在地,應由林業、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聯合組成臨時指揮部。
2:保衛工作:作業期間機場晝夜應有保衛人員,負責安全工作,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機場、靠近油庫、藥庫等地,非執行任務人員不得靠近飛機或上機。
3:技術準備工作
飛機作業前,了解作業區位置、面積、方向、障礙物等情況。
試噴工作:作業前用清水進行試噴。
4:作業方式確定的原則:地形相對高差在200m以下用穿梭法雙程飛行,作業區內高度相差較大地形復雜,采用單程下滑法,由高向低(由上坡向下坡)作業,用180°轉彎進入下一作業線,也可采用盤旋上升法,繞山體飛行,或自由飛行。作業高度5~30m。
5:防治區的規劃:根據蟲情調查在地形圖上正確標定發生區:依據航帶、有效噴幅的要求和航帶設計原則,仔細規劃作業區,采用經濟合理的飛行路線和作業方法達到最高防治效果。
6:提供作業計劃:技術人員事先提出計劃,內容包括作業時間、防治對
象、噴藥地區、防治面積、用藥種類、施藥方式(噴霧或噴粉)等項目。